贸易摩擦再选通信战场?
最近华为的相关新闻在互联网上一直占据热点头条。
2018年,美国政府连续对中兴通讯打出两记重拳:当地时间16日,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出售元器件等产品,为期7年;17日,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以5:0通过新规,禁止本国通信企业采购中国产品,其矛头直指中兴华为等企业。中兴因此遭遇重创。
如今美国政府再次发难,打击华为的组合拳逐步升级。从当前华为的应对来看,对于此次美国的打压,公司拒绝复制“中兴事件”的处置结果。华为已有库存准备,并且开启“备胎转正”,坚持自主可控之路。无论本次华为事件如何解决,加速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,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,也证明了“硬科技”的重要性。
“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。未来二三十年,人类社会一定会有一场巨大革命,在生产方式上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比如,工业生产中使用了人工智能,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。”——任正非
何谓“硬科技”?
这是个完全由中国本土创造的概念词,在2010年被提出的时候,它的定义是:“以人工智能、生物技术、航空航天、光子芯片、信息技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。区别于由互联网模式创新构成的虚拟世界,属于由科技创新构成的物理世界。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、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。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,难以被复制和模仿。是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革命性技术,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。”
表面上看,之前近30年的信息化时代因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爆发,而这个显著成就之所以能够实现,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底层“硬科技”的突破,“二十世纪的四大发明——原子能、半导体、计算机、激光器彻底改写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,为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这四大发明中,激光和光纤的出现让光纤通信成为可能,从而促使互联网诞生。1992年,美国开始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,如果没有这个‘硬科技’的基础设施建成,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互联网,也就没有谷歌和BAT”。Google、Apple、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风光的背后,离不开通用、3M、康宁、ARM、波音、英特尔、德州仪器等“硬科技”公司的默默支撑。
在“贸易摩擦“的飓风裹挟之下,资本寒冬中各行各业苦不堪言,但”硬科技“创业企业在去年的融资成绩却能让人眼前一亮。
“硬科技”,投资方的新方向?
“硬科技”的发展需要大体量的巨额资本推动,这是这些产业固有的规律,因为它是重资产和硬投入的,而且还是长周期的资本接力。同时也正因为我国目前“硬科技”相关的产业链条亟待完善,所以才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推动它,这本身也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一环。
日前甬民投执行总裁张杨在接受记者采访也曾表示:“我们科技类更偏重于硬科技。我们业务三大方面:第一,以汽车为核心的高端制造;第二,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科技领域;第三,生物医药为核心的医药板块,尽管有三大领域。而我们的主体目标其实就是一个板块,就是投下一个时代领先的硬科技产品——这是我们的目标。”
在中国,创业投资已进入“下半场”的阶段,“注意回避同质化”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。对投资环境的打造、对硬科技产业的重视,是影响风险投资一个重要因素。我们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:未来新变革的引擎,只能是“硬科技“的发展和突破。